安徽省怀远县邵楼吴家家谱主修:吴法奎

安徽省怀远县邵楼吴家家谱创建时间:2017-1-5 22:26:04

基本情况--安徽省怀远县邵楼吴家家谱基本信息

  洪武年间,始迁祖吴氏从徽州迁徙到今天的怀远县淝河乡邵楼村沟南。长年的战乱,己使得此地方圆数百里荒芜人烟,百草丛生,勤劳勇敢的先祖没有被恶劣的环境吓倒,毅然留了下来,成为此地第一支开荒拓土的家族。至今,该族在此地己整整生活了500多年。 始迁祖在此地辛勤劳作,建屋舍,垦洼田(先祖南方人,喜吃水稻),种桑树(现在是祖坟地,桑树底下),数年光景,此地已有了盎然生机。鼎盛时期,全村青壮年上百口,并不断向周边乡镇扩散。后来又陆续从山东迁来杨姓和昌姓,与先祖相邻而居。先祖居住地叫“吴庄户”,现在是赵姓的菜园地。洼田叫“南大田”,今天的三关小学附近。后来,家门大了,有点基业,先祖欲落叶归根,在晚年时期回归故乡。由于年老体弱,体力不支,弃世途中。家里人找寻不到先祖的遗体,只好按照先祖的模样用锡做了锡人以厚葬。也就是后人经常提起的“埋锡人”一事。由于种种原因,后来没有人能够找到埋葬锡人的具体地点。 人口日益壮大,不断的向周边的乡镇扩散,目前留在沟南吴庄户的是先祖系下天尚公支。天尚公有二子:长子三泰公,次子三连公。三泰公膝下无子。三连公膝下六子:大仁公,大山公,大聪公,大龙公,大兴公,大群公。三连公膝下三子大聪公过继到大房三泰公门下继后。

家谱序言--安徽省怀远县邵楼吴家家谱家谱序言

  家族有谱,犹如国家有史。国史用来记载一个国家的起源和兴衰,家谱则用来叙述一个家族的世代源流和发展变迁。任何姓氏,无论规模大小、人数多寡,均系祖宗以一人之身,散而传之千百万人之身。天有斗转星移,地有沧海桑田,人有四方迁徙,数百年后,虽为同根同源之族裔,却已相见不相识、尊卑莫能辨。即使规模小如我系,分户未超廿数,传人不过百余,数百年来未修撰族谱,族众皆忙乎生计,彼此少通音迅。长此以往,确非家族兴盛之气象。有感于此,访求于我父亲和万美叔,联系锦宇叔及堂弟法全弟和吴欢弟,收集家族人员信息,并和相关宗长如《安徽吴氏大统总谱》编撰成员及左台吴氏网管理取得联系,查询跟本族相关资料,精心加以整理修订,遂成本谱。虽已尽力,漏误难免,期盼勘正,加以改正。 这是一份脉系家谱,记载的是安徽省怀远县淝河乡邵楼村沟南吴氏的家族史。从吴氏第一代迁祖繁衍生息,根深叶茂,总共跨越了500多年的历史。我们很难想像先祖当年是怀着怎样的心情,别离故土、挥泪而北,翻山渡河、风餐露宿,为何要来到这原本不太熟悉的土地呢?又是经历怎样的开茺拓土、白手起家,耕田而食、凿井而饮,舍田为路、垒石为桥,才建设成了留给我们充满灵秀之气的美丽家 园?漫漫岁月长河,有多少吴氏族人的兴衰故事,先辈们勤劳为本、立志创业的伟大精神,团结协作、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,和睦邻里,与人为善的日常家规,尊祖敬老、以孝为先的传统家风,耕读兴家、安居乐业的世代家训,激励后人知德、知礼,孕育、教育着一代代优秀的后人。如今族人遍布省内外,涉足各领域,其中不乏事业辉煌、功成名就者,更有底蕴深厚、前途似锦人!这些吴氏族人不断的完善自己,不断的光宗耀祖。无论我们走到哪里,不管我们的地位有多高、生活多富有,邵楼沟南吴庄户是我们共同的家,是我们永远的根。

源流迁徙--安徽省怀远县邵楼吴家家谱源流分支迁徙情况

  洪武二年(1369年),朱元璋在其家乡临濠设立中都,临濠府改名中立府。洪武七年(l374年),割临淮县地立凤阳县, 府迁于风阳,遂改府名为风阳。风阳府辖毫州、颖州、太和、颖上、霍邱、寿州、 怀远、蒙城、宿州、灵璧、天长、盱眙、泗州、虹县、五河、定远、凤阳和临淮等18个州县,是一个跨淮河两岸, 占地广大的行政区。 淮河两岸是元末农民战争的首义之区。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(1351年), 一群裹着红头巾的农民率先在颖州揭竿,中原大地卷入长达十几年的战乱当中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年),朱元璋返回故里, 曾感概地说:“兵兴以来,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都,不得以归乡里,骨肉离散,生业荡尽。”至洪武改元,凤阳已是“十年之间,耕桑之地变为草莽,“长准以北鞠为茂草”。洪武十一年(1378 年),凤阳县的“土著旧民仅有3324户,不过16620人。偌大一个颖州,洪武十四年(1391年)仅有土著l700户,折算约合8500人。整个凤阳府,人口不超过13万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为5人。在这种情况下, 明政府组织了对凤阳府的移民。 最先迁入凤阳的是张士诚的支持者和方国珍的旧部。吴元年(1367年)九月,“克平江(今苏州),执张士诚。十月乙已,徙苏州富民实濠州,这是朱元璋对张士诚支持者的惩罚。同年十一月,朱元璋攻下庆元(今宁波),十二月 ,“徙方氏官属刘庸等二百余人居濠州。这两次移民运动均处于统一战争的非常时期,是朱元璋军事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,移民的规模不可能很大,却拉开了日后大规模移民风阳的序幕。 洪武三年(1370年)六月,"上谕中书省臣日:'苏、松、嘉、湖、杭五郡,地狭民众,细民无田以耕,往往逐末利而食不给。临濠,朕故乡也,田多未辟,土有遗利,宜令五郡民无田产者往临濠开种.就以所种田为己业 '于是徙者凡四千余户",约合2万余人。显然,战争结束以后,朱元璋开始实施一般经济意义上的移民垦荒运动,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的狭乡迁宽乡 。 仅2万余移民散布在空旷的淮河平原不可能解决地荒人稀的状况,于是,洪武七年(1374年) ,朱元璋策划了一次更大规模的移民。朱元璋对太师李善长说:“临濠吾乡里,兵革之后,人烟稀少,田土荒芜。天下无田耕种村民尽多,于富庶处起取数十万,散于濠州乡村居住,给予耕牛、谷种,使之开星成田,永为己业,数年之后,岂不富庶。于是,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。以善长同列候吴良,周德兴督之”。 《明史 食货志》也记载了这次移民。 从朱元璋的“于富庶处起取数十万,散于濠州乡村居住,给予耕牛、谷种,使之开星成田,永为己业,数年之后,岂不富庶。于是,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”这一说词,不得不让人想到当时徽州的北岸村。北岸村基本上以姓吴的为主,在吴姓未迁北岸之前,先居有朱、贺二姓,后逐渐败落,现只仅存一家贺姓,近年四兄弟分家算是四户,朱姓 (原来的)就没有了。吴泰伯是吴姓的一世始祖,居住在江苏华西村一带,古公檀父是泰伯的父亲,共有仲雍 、季历 、泰伯兄弟三人,因父亲喜欢三弟的儿子姬昌 ,他生的聪明异常,智力超人,为达到父亲的愿望,带同二弟出走荆蛮,在长江三角洲一带开辟300里处女地建立勾吴,由于泰伯的三让和开拓,才使三弟季历的儿子姬昌(周文王 )开创了八百年的周朝江山,传至十九代的季扎 ,他是历史上至德第二人,孔子篆其墓于乎有吴延陵季子之墓。北岸吴姓隶属于延陵世系,按全国吴姓迁徙概况分为“文、武、德、功、忠、孝、信、义、侦、祥、和、顺十二宗派 。北岸是吴猛的后裔,属侦字宗派,到唐代六十一世祖吴少微成了新安吴好的左台大宗派,之后有分为莲塘派、金竺派、域门派、石岭派、丰溪派五大派。莲塘派又分为靖、竦、翊三大支,北岸属于莲塘派靖公支。具体到北岸的吴姓,六十一世少微公十传孙靖公于公元955年由休宁凤湖街迁至歙西富饶,又八传孙景于公元1174-1189年间由富饶迁歙南大佛市(原谱记载,今之大阜),详细地址在桥头对河店忤,景之子僖时又迁至小阜西岸,僖之孙赵于宋理宗宝裕年间,公元1253-1258年由小阜迁至北岸,因此八十世祖僖是北岸吴姓的支祖,八十二世赵公是北岸支的始迁祖,九十一世祖祖寿,是北岸吴姓发展的关键人物。洪武年间 ,众举富户赴南京应天府填实京师,永乐二年,本县奉例保充北京宛平县德胜关惜新司第五厢富户,长生有二女、三子,庆宗添福友德,成了后来北岸吴姓宗族的三大派。庆宗又生四子,茂、芳、兰、萱成了后来的四大分,添福又生了三子蕴、羲、葇。友德又生三子萼、萌、兹(长子迁白杨 ,三子无后人记载)总的统称八大分。传至一百开始议排辈份 ,轮排行共二十字“天大迁中文,士绍汞承清,正元光采奕,品玉景昌登”。 万历间凤阳知县袁文新所述, 来自江南的十几万移民并不是全部定居于凤阳一县的。实际上,这些移民定居于凤阳及其周围各县, 由此而构成一个庞大的江南移民社会。这些县份是指风阳、临淮、怀远、定远、五河五州县.实际的移民分布不会这么均匀,有些县会多一些,有些县会少一些。 以上种种迹象表明,我支系始迁祖来源徽州北岸村可能性比较大。由于年代久远 ,手头资料有限,且中间有断代,一时难以衔接,还需后续贤才能士加以完善。

家谱字辈--安徽省怀远县邵楼吴家家谱家谱字辈

  天 三 大 学 万 法 明 化